关于公布第十二届浙江大学新任辅导员研究启航计划立项课题的通知

发布者:陈思源发布时间:2022-03-18浏览次数:338

各有关单位、各课题负责人:

为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支持新任辅导员积极开展工作研究、提升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新任辅导员的研究能力和工作水平,党委学生工作部对新任辅导员工作研究启航计划申报课题进行了认真评审,最终确定39项课题给予立项资助,现予以公布。

序号

题目

负责人

单位

1

世纪疫情下大学生国际视野培育的路径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徐麟

文学院

2

双一流高校退役士兵“双育人”研究——以浙江大学退役士兵协会为例

黄君如

哲学学院

3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机制研究

秦钰阳

传媒学院

4

以“德”促劳,以“劳”育人——00后大学生的劳育观研究

沈艳

经济学院

5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朱建梅

公管学院

6

新时代高校非学术性学生事务管理的策略研究

金松

公管学院

7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理科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研究

周佳豪

数学学院

8

大学生“佛系”亚文化的消极影响与引导策略研究

商夏

化学系

9

大学生“慢就业”: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设计

牛婉姝

地科学院

10

“躺平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及引导研究

赵伊健

能源学院

11

学生党支部党建业务互融互促路径探索

胡妍

电气学院

12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刘永杰

建工学院

13

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变化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分析

陈相权

建工学院

14

异地办学条件下加强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吴诗梁

海洋学院

15

互联网时代“ 00 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任奇

航空航天学院

16

毕业生赴国防军工单位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导育机制研究
——以电子信息类研究生为例

姜舒扬

控制学院

17

基于霍桑效应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游瑞杰

计算机学院

18

后疫情时代研究生党建质量提升研究——以浙大计算机学院为例

王智华

计算机学院

19

新时代高校分层式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以计算机学院本科生为例

王奕飞

计算机学院

20

基于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伦理培育路径探究

李东昂

软件学院

21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与资源学院学生就业现状及职业素养提升研究

刘阳阳

环资学院

22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会深化改革路径研究——以医学院研究生会为例

陈婉琳

医学院

23

体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协同作用研究-以浙江大学健身教育为例

魏至男

医学院

24

大学生参与校园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群体画像研究——以Z大学为例

田子钰

医学院

25

网络话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吴涵韬

医学院

26

UGC视域下大学生正向内容生成激励机制探究

卢佳颖

竺可桢学院

27

奖学金制度对大学生荣誉体系构建的影响—以竺可桢学院为例

赵阳

竺可桢学院

28

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吴震宇

竺可桢学院

29

新时代高校优秀班级体建设探索

刘奇奇

求是学院

30

低年级本科生的数字赋能学业指导体系研究

张宇

求是学院

31

新生转型期成长需求的调研与探究

杨涵驿

求是学院

32

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方法研究——以浙江大学信电学院为例

张晨威

求是学院

33

新时代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态化治理路径研究——基于韧性治理视角

虞睿

求是学院

34

新生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关联度研究

鲍万程

求是学院

35

生源背景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李金城

求是学院

36

新时代高校低年级学生劳动育人实践路径的实施及评价——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为例

李睿

求是学院

37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系共同体”的路径探索
——基于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四个融合”改革的观察

黄子瑶

求是学院

38

新时代高校来华留学生社团育人路径研究

钟光正

国际教育学院

39

“一次单元模式”在大学生社交焦虑团体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丁汝楠

心理中心

希望课题负责人所在的单位(部门)、学术导师对课题研究开展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要求课题负责人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有关要求,根据拟定的研究内容、目标及实施方案,按照计划进度,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并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