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参考资料:如何抚平心理的创伤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5-14浏览次数:0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最新统计死亡人数已超过万人。浙江大学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地震也影响到我校部分大学生的家庭。对于家庭遭受灾害损失,特别是失去亲人的学生,容易诱发心理心理创伤。由辅导员、班主任对受到本次地震严重影响的学生(如家庭住址在灾区、家庭房屋等生活设施遭受影响或破坏、家庭人员遭受伤害、与家庭无法取得联系等)关心与支持(包括必要的物质支持)时,要注意科学的方式与方法。有关的心理工作参考资料如下:

心理创伤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创伤的当时

第二阶段:12天后

第三阶段:12周后

第四阶段:12个月后

不同阶段实施心理干预时,干预者(辅导员、班主任)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

第一阶段:像父母亲

受害者大脑反应处于原始水平,此时的干预措施也应该是原始的,很难作出理智的决定,此时做比说更原始,做更重要。

简单的语言,如:我在这里可以帮你

激活支持系统

保护受害者,给受害者安全

给受害者吃的或喝的

给受害者裹上毛毯等使他们感到温暖(提供住处等)

送受害者回家

给受害者电话让受害者打电话给家人或亲属

帮助受害者找到遗失的财物

第二阶段:像教师

在每个受害者讲完故事后,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尽可能的具体:

组织一个团体(810个受害者),安静的环境、充足的时间(谈出故事),建立一个共同的叙事环境,帮助受害者从异常的记忆(破碎、混乱、无序、片断记忆)转化为正常记忆(编码记忆),促进小组的凝聚和支持,帮助受害者解决内疚和怀疑。每个受害者所描述的内容是整个事件的一部分,鼓励受害者相互帮助,把整个事件整合起来。

创伤后的应对原则:

对于否认的受害者应该激活他去讨论这个问题

任何有助于恢复生活安全感错觉的都是有效的(方法让受害者自己选择)

尽量回到旧的熟悉的环境中(不应该去尝试新的事物,因为对新的事物缺乏可控制感,如出去旅游等)

使受害者感到公平感是很重要的

帮助受害者找到安全

创伤后应对方法:

一幕一幕的叙事(如:满满的一杯水,是加不进东西的,只有把它倒出来,才能加入新的东西)

寻找真实的信息

寻找社会支持

寻找意义(生命的意义、爱的意义)

寻找平衡,接触创伤和不接触创伤(大脑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就像皮肤受损一样,经常去弄它或不去管它都不利于恢复)

围绕恐惧建立界限(具体场合)

积极运动,分散注意力

放松训练

行为策略(预防事情的发生)

与他人进行比较

第三阶段:像治疗师

请受害者讲发生事件的故事:

注意是否减少了很多细节;

注意是否存在空白(遗忘)

检查创伤症状

具体疼痛的位置

和受害者讨论:

如何恢复正常的生活

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第四阶段:像哲学家

让受害者叙事,注意是否还有很多的细节以及描述过程中的情感反应

赋予意义,把经历整合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非常重要(应该是受害者自己述诉)

检查受害者创伤后的症状

恢复正常的生活

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对周年纪念日的反应

如何判断创伤是否解决了:

对身体的反应有所控制

心跳减缓

对相关事件情感已经可以控制

相关事件的想法不会经常闪回或闯入

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思维

在叙事过程中带有情感

自信恢复

人际关系重建

赋予事件的意义

下列症状提示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

不能发挥正常的生活功能

退缩、社交问题

人格改变

严重的抑郁

必要时转介到心理咨询中心或到医院就诊